Home
  By Author [ A  B  C  D  E  F  G  H  I  J  K  L  M  N  O  P  Q  R  S  T  U  V  W  X  Y  Z |  Other Symbols ]
  By Title [ A  B  C  D  E  F  G  H  I  J  K  L  M  N  O  P  Q  R  S  T  U  V  W  X  Y  Z |  Other Symbols ]
  By Language
all Classics books content using ISYS

Download this book: [ ASCII | HTML | PDF ]

Look for this book on Amazon


We have new books nearly every day.
If you would like a news letter once a week or once a month
fill out this form and we will give you a summary of the books for that week or month by email.

Title: 韓詩外傳, Vol. 3-4
Author: Han, Ying, fl. 150 B.C.
Language: Chinese
As this book started as an ASCII text book there are no pictures available.


*** Start of this LibraryBlog Digital Book "韓詩外傳, Vol. 3-4" ***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卷三
    傳曰:昔者、舜甑盆無膻,而下不以余獲罪;飯乎土簋,啜乎土型,
而農不以力獲罪;衣而領,而女不以巧獲罪;法下易由,事寡易為功,而
民不以政獲罪。故大道多容,大德多下,圣人寡為,故用物常壯也。傳曰
: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。詩曰:“政有夷之行,子孫保之。”忠易為禮,
誠易為辭,賢人易為民,工巧易為材。詩曰:“政有夷之行,子孫保之。
”
    有殷之時,谷生湯之廷,三日而大拱。湯問伊尹曰:“何物也?”對
曰:“谷樹也。”湯問:“何為而生于此?”伊尹曰:“谷之出澤,野物
也,今生天子之庭,殆不吉也。”湯曰:“奈何?”伊尹曰:“臣聞:妖
者、禍之先,祥者、福之先。見妖而為善,則禍不至,見祥而為不善,則
福不臻””湯乃齋戒靜處,夙興夜寐,吊死問疾,赦過賑窮,七日而谷亡
,妖孽不見,國家昌。詩曰:“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。”
    昔者、周文王之時,蒞國八年,夏六月,文王寢疾,五日而地動,東
西南北不出國郊。有司皆曰:“臣聞:地之動,為人主也。今者、君王寢
疾,五日而地動,四面不出國郊,群臣皆恐,請移之。”文王曰:“奈何
其移之也?”對曰:“興事動眾,以增國城,其可移之乎!”文王曰:“
不可。夫天之道見妖,是以罰有罪也,我必有罪,故此罰我也。今又專興
事動眾,以增國城,是重吾罪也,不可以之。昌也請改行重善移之,其可
以免乎!”于是遂謹其禮節硬皮革,以交諸侯;飾其辭令幣帛,以禮俊士
;頒其爵列等級田疇,以賞有功。遂與群臣行此,無幾何而疾止。文王即
位八年而地動,之后四十三年,凡蒞國五十一年而終,此文王之所以踐妖
也。詩曰:“畏天之威,于時保之。”
    王者之論德也,而不尊無功,不官無德,不誅無罪。朝無幸位,民無
幸生。故上賢使能,而等級不菖;折暴禁悍,而刑罰不過。百姓曉然皆知
夫為善于家,取賞于朝也;為不善于幽,而蒙刑于顯。夫是之謂定論,是
王者之德。詩曰: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”
    傳曰:以從俗為善,以貨財為寶,以養性為己為道,是民德也,未及
于士也。行法而志堅,不以私欲害其所聞,是勁士也,未及于君子也。行
法而志堅,好修其所聞,以矯其情;言行多當,未安諭也;知慮多當,未
周密也;上則能大其所隆也,下則能開道不若己者,是篤厚君子,未及圣
人也。若夫百王之法,若別白黑;應當世之變,若數三綱;行禮要節,若
運四支;因化之功,若推四時;天下得序,群物安居,是圣人也。詩曰:
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”
    魏文侯欲置相,召李克問曰:“寡人欲置相,非翟黃則魏成子,愿卜
之于先生。”李克避席而辭曰:“臣聞之;卑不謀,疏不間親。臣外居高
者也,不敢當命。”文侯曰:“先生臨事勿讓。”李克曰:“夫觀士也,
居則視其所親,富則視其所與,達則視其所舉,窮則視其所不為,貧則視
其所不取。此五者足以觀矣。”文侯曰:“請先生就舍,寡人之相定矣。
”李克出,遇翟黃,曰:“今日聞君召先生而卜相,果誰為之?”李克曰
:“魏成子為之。”翟黃悖然作色,曰:“吾何負于魏成子!西河之守,
吾所進也;君以鄴為憂,吾進西門豹,君欲伐中山,吾進樂羊;中山既拔
,無守之者,吾進先生;君欲置太子傅,吾進趙蒼。皆有成功就事,吾何
負于魏成子!”克曰:“子之言克于子之君也,豈比周以求大官哉!君問
置相,非成則黃,二子何如?臣對曰:君不察故也。居則視其所親,富則
視其所与,達則視其所舉,窮則視其所不為,貧則視其所不取。五者以定
矣,何待克哉!是以知魏成子為相也。且子焉得与魏成子比!魏成子食祿
日千鐘,什一在內,以聘約天下之士,是以得卜子夏,田子方,段干木,
此三人,君皆師友之,子之所進皆臣之,子焉得与魏成子比乎!”翟黃逡
巡再拜曰:“鄙人固陋,失對于夫子。”詩曰:“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
”
    成侯嗣公,聚a計數之君也,未及取民也;子產取民也,未及為政也
;管仲為政也,未及修禮。故修禮者王,為政者強,取民者安,聚者亡。
故合聚之以招谷,積財以肥敵,危身亡國之道也,明君不蹈也。將修禮以
齊朝,正法以齊官,平政以齊下,然后節奏齊乎朝,法則度量正乎官,忠
信愛刑平乎下。如是,百姓愛之如父母,畏之如神明。是以德澤洋乎海內
,福祉歸乎王公。詩曰:“降福簡簡,威儀反反,既醉既飽,福祿來反。
”
    楚庄王寢疾,卜之,曰:“河為崇。”大夫曰:“請用牲。”庄王曰
:“止。古者、圣王制祭不過望,濉漳江漢,楚之望也,寡人雖不德,河
非所獲罪也。”遂不祭,三日而疾有瘳。孔子聞之,曰:“楚庄王之霸,
其有方矣,制節守職,反身不貳,其霸不亦宜乎!”詩曰:“嗟嗟保介!
”庄王之謂也。
    人主之疾,十有二發,非有賢醫,莫能治也。何謂十二發?痿、蹶、
逆、脹、滿、支、膈、盲、煩、喘、痹、風,此之曰十二發。賢醫治之何
?曰:省事輕刑,則痿不作;無使小民飢寒,則蹶不作;無令財貨上流,
則逆不作;無令倉廩積腐,則脹不作;無使府庫充實,則滿不作;無使群
臣縱恣,則支不作;無使下情不上通,則隔不作;上材恤下,則肓不作;
法令奉行,則煩不作;無使下怨,則喘不作;無使賢伏匿,則痹不作;無
使百姓歌吟誹謗,則風不作。夫重臣群下者,人主之心腹支体也,心腹支
体無疾,則人主無疾矣,故非有賢醫,莫能治也。人皆有此十二疾,而不
用賢醫,則國非其國也。詩曰:“多將儢豢刪藥。”終亦必亡而已矣。故
賢醫用,則眾庶無疾,況人主乎!
    傳曰:太平之時,無、跛、眇、鰜叭濉鄱蹋哺覆豢拮櫻殘植豢薜埽駁
牢襁負之遺育,然各以序終者,賢醫之用也。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無他焉
,用賢而已矣。詩曰:“有瞽有瞽,在周之庭。”紂之遺民也。
    傳曰:“喪祭之禮廢,則臣子之恩薄,臣子之恩薄,則背死亡生者眾
。”小雅曰:“子子孫孫,勿替引之。”
    人事倫,則順于鬼神;順于鬼神,則降福孔皆。詩曰:“以享以祀,
以介景福。”
    武王伐紂,到于邢丘,J折為三,天雨,三日不休。武王心懼,召太
公而問曰:“意者,紂未可伐乎?”太公對曰:“不然。因折為三者,軍
當分為三也。天雨、三日不休,欲洒吾兵也。”武王曰:“然何若矣?”
太公曰:“愛其人,及屋上烏;惡其人者,憎其骨余。咸劉厥敵,靡使有
余。”武王曰:“于戲!天下未定也!”周公趨而進曰:“不然。使各度
其宅,而佃其田,無獲舊新。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”武王曰:“于戲!
天下已定矣。”乃修武勒兵于宁,更名邢丘曰怀,宁曰修武,行克紂于牧
之野。詩曰:“牧野洋洋,檀車皇皇,駟矄彭彭,維師尚父,時維鷹揚,
涼彼武王,肆伐大商,會朝清明。”既反商,及下車,封黃帝之后于蒯,
封帝堯之后于祝,封舜之后于陳。下車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,封殷之后于
宋,封比干之墓,釋箕子之囚,表商容之閭。濟河而西,馬放華山之陽,
示不复乘;牛放桃林之野,示不复服也;車甲而藏之于府庫,示不复用也
。于是廢軍而郊射,左射狸首,右射騶虞,然后天下知武王不复用兵也。
祀乎明堂,而民知孝;朝覲,然后諸侯知以敬;坐三老于大學,天子執醬
而饋,執爵而嘄,所以教諸侯之悌也。此四者,天下之大教也。夫武之久
,不亦宜乎!詩曰:“胜殷遏劉,耆定爾功。”言伐紂而殷亡武也。
    孟嘗君請學于閔子;使車往迎閔子。閔子曰:“禮有來學,而無往教
。致師而學,不能學;往教,則不能化君也。君所謂不能學者也,臣所謂
不能化者也。”于是孟嘗君曰:“敬聞命矣。”明日、衣請受業。詩曰:
“日就月將。”
    劍雖利,不厲不斷;材雖美,不學不高。雖有旨酒嘉怀膊恢捌渲跡凰
漵猩頻潰不學,不達其功。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不究。不足,故自
愧而勉,不究、故盡師而熟。由此觀之,則教學相長也。子夏問詩,學一
以知二,孔子曰:“起予者,商也,始可与言詩已矣。”孔子賢乎英杰,
而圣德備,弟子被光景而德彰。詩曰:“日就月將。”
    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;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故太學之
禮,雖詔于天子,無北面,尊師尚道也。故不言而信,不怒而威,師之謂
也。詩曰:“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”
    傳曰:宋大水。魯人吊之曰:“天降淫雨,害于粢盛,延及君地,以
憂執政,使臣敬吊。”宋人應之,曰:“寡人不仁,齋戒不修,使民不時
,天加以災,又遺君憂,拜命之辱。”孔子聞之,曰:“宋國其庶几矣。
”弟子曰:“何謂?”孔子曰:“昔桀紂不任其過,其亡也忽焉。成湯文
王知任其過,其興也勃焉。過而改之,是不過也。”宋人聞之,乃夙興夜
寐,吊死問疾,戮力宇內,三歲,年丰政平。鄉使宋人不聞孔子之言,則
年谷未丰,而國家未宁。詩曰:“佛時仔肩,示我顯德行。”
    齊桓公設庭燎,為便人欲造見者,幾年而士不至。于是東野有以九九
見者,桓公使戲之曰:“九九足以見乎?”鄙人曰:“臣聞君設庭燎以待
士,期年而士不至。夫士之所以不至者,君、天下之賢君也,四方之士皆
自以不及君,故不至也。夫九九、薄能耳,而君猶禮之,況賢于九九者乎
!夫太山不讓礫石,江海不辭小流,所以成其大也。詩曰:‘先民有言,
詢于芻蕘。’博謀也。”桓公曰:“善。”乃固禮之。四月,四方之士相
導而至矣。詩曰:“自堂徂基,自羊徂牛。”以小成大。
    太平之時,民行役者不菖時,男女不失時以偶。孝子不失時以養;外
無曠夫,內無怨女;上無不慈之父,下無不孝之子;父子相成,夫婦相保
;天下和平,國家安宁;人事備乎下,天道應乎上。故天不變經,地不易
形,日月昭明,列宿有常;天施地化,陰陽和合;動以雷電,潤以風雨,
節以山川,均其寒暑,万民育生,各得其所,而制國用。故國有所安,地
有所主,圣人刳木為舟,剡木為W,以通四方之物,使澤人足乎水,山人
足乎魚,余衍之財有所流。故丰膏不獨樂,磽确不獨苦,雖遭凶年飢歲,
禹湯之水旱,而民無凍餓之色。故生不乏用,死不轉尸,夫是之謂樂。詩
曰:“于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”
    能制天下,必能養其民也;能養其民者,為自養也。飲食适乎藏,滋
味适乎气,勞佚适乎筋骨,寒暖适乎肌膚;然后气藏平,心術治,思慮得
,喜怒時,起居而游樂,事時而用足,夫是之謂能自養者也。故圣人不淫
佚侈靡者,非鄙夫色而愛財用也,養有适,過則不樂,故不為也。是以夏
不數浴,非愛水也;冬不頻湯,非愛火也;不高台榭,非無土木也;不大
鐘鼎,非無金錫也;不沈于酒,不貪于色,非辟丑也;直行情性之所安而
制度,可以為天下法矣。故用不靡財,足以養其生,而天下稱其仁也;養
不害性,足以成教,而天下稱其義也;适情辟余,不求非其有,而天下稱
其廉也;行成不可掩,息刑不可犯,執一道而輕万物,天下稱其勇也。四
行在乎民,居則婉愉,怒則胜敵;故審其所以養,而治道具矣;治道具,
而遠近畜矣。詩曰:“于鑠王師,遵養時晦。”言相養者之至于晦也。
   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,一國人獻魚而不受。其弟諫曰:“嗜魚不受,何
也?”曰:“夫欲嗜魚,故不受也。受魚而免于相,則不能自給魚;無受
而不免于相,長自給于魚。”此明于魚為己者也。故老子曰:“后其身而
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乎?故能成其私。”詩曰:“思無邪。
”此之謂也。
    傳曰:魯有父子訟者、康子欲殺。孔子曰:“未可殺也。夫民父子訟
之為不義久矣,是則上失其道,上有道,是人亡矣。”訟者聞之,請無訟
。康子曰:“治民以孝,殺一不義,以J不孝,不亦可乎?”孔子曰:“
否。不教而听其獄,殺不辜也;三軍大敗,不可誅也;獄讞不治,不可刑
也。上陳之教,而先服之,則百姓從風矣;邪行不從,然后俟之以刑,則
民知罪矣。夫一仞之牆,民不能菖,百仞之山,童子登游焉,凌遲故也。
今其仁義之陵遲久矣,能謂民無菖乎?詩曰:‘俾民不迷。’昔之君子道
其百姓不使迷,是以威厲而刑措不用也。故形其仁義,謹其教道,使民目
晰焉而見之,使民耳晰焉而聞之,使民心晰焉而知之,則道不迷,而民志
不惑矣。詩曰:‘示我顯德行。’故道義不易,民不由也;禮樂不明,民
不見也。詩曰:‘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。’言其易也。‘君子所履,小人
所視。’言其明也。‘涎言顧之,潸焉出涕。’哀其不聞禮教而就刑誅也
。夫散其本教,而施之刑辟,猶決其牢,而發以毒矢也,不亦哀乎!故曰
:未可殺也。昔者、先王使民以禮,譬之如御也,刑者,鞭策也,今猶無
轡銜而鞭策以御也,欲馬之進,則策其后,欲馬之退,則策其前,御者以
勞,而馬亦多傷矣。今猶此也,上憂勞而民多罹刑。詩曰:‘人而無禮,
胡不遄死!’為上無禮,則不免乎患;為下無禮,則不免乎刑;上下無禮
,胡不遄死!”康子避席再拜曰:“仆雖不敏,請承此語矣。”孔子退朝
,門人子路難曰:“父子訟、道邪?”孔子曰:“非也。”子路曰:“然
則夫子胡為君子而免之也?”孔子曰:“不戒責成,害也,慢令致期,暴
也,不教而誅、賊也。君子為政,避此三者。且詩曰:‘載色載笑,匪怒
伊教。’”
    當舜之時,有苗不服,其不服者,衡山在南,岐山在北,左洞庭之波
,右彭澤之水,由此險也。以其不服,禹請伐之,而舜不許,曰:“吾喻
教猶未竭也。”久喻教,而有苗民請服。天下聞之,皆薄禹之義,而美舜
之德。詩曰:“載色載笑,匪怒伊教。”舜之謂也。問曰:“然則禹之德
不及舜乎?”曰:“非然也。禹之所以請伐者,欲彰舜之德也。故善則稱
君,過則稱己,臣下之義也。假使禹為君,舜為臣,亦如此而已矣。夫禹
可謂達乎為人臣之大体也。”
    季孫氏之治魯也,眾殺人,而必當其罪;多罰人,而必當其過。子貢
曰:“暴哉!治乎!”季孫聞之,曰:“吾殺人,必當其罪;罰人,必當
其過。先生以為暴,何也?”子貢曰:“夫奚不若子產之治鄭,一年而負
罰之過省,二年而刑殺之罪亡,三年而庫無拘人。故民歸之,如水就下;
愛之、如孝子敬父母。子產病,將死,國人皆吁嗟,曰:‘誰可使代子產
死者乎?’及其不免死也,士大夫哭之于朝,商賈哭之于市,農夫哭之于
野。哭子產者皆如喪父母。今竊聞夫子疾之時,則國人喜,活則國人皆駭
。以死相賀,以生相恐,非暴而何哉!賜聞之:托法而治,謂之暴;不戒
致期,謂之虐;不教而誅,謂之賊;以身胜人,謂之責。責者失身,賊者
失臣,虐者失政,暴者失民。且賜聞:居上位,行此四者而不亡者,未之
有也。”于是季孫稽首謝曰:“謹聞命矣。”詩曰:“載色載笑,匪怒伊
教。”
    問者曰:“夫智者何以樂于水也?”曰:“夫水者,緣理而行,不遺
小間,似有智者;動而下之,似有禮者;蹈深不疑,似有勇者;障防而清
,似知命者;歷險致遠,卒成不毀,似有德者。天地以成,群物以生,國
家以宁,万事以平,品物以正。此智者所以樂于水也。”詩曰:“思樂泮
水,薄采其茆。魯侯戾止,在泮飲酒。”樂水之謂也。
    問者曰:“夫仁者何以樂于山也?”曰:“夫山者、万民之所瞻仰也
。草木生焉,万物植焉,飛鳥集焉,走獸休焉,四方益取与焉,出云道風
,曊斕醇洹斕匾猿桑補乙宁。此仁者所以樂于山也。”詩曰:“太山岩岩
,魯邦所瞻。”樂山之謂也。
    傳曰:晉文公嘗約亡,反國,三行賞而不及陶叔狐。陶叔狐謂咎犯曰
:“吾從而亡,十有一年,顏色黯黑,手足胼胝。今反國,三行賞,而我
不與焉,君其忘我乎?其有大過乎?子試為我言之。”咎犯言之。文公曰
:“噫!我豈忘是子哉!高明至賢,志行全成,湛我以道,說我以仁,變
化我行,昭明我,使我為成人者,吾以為上賞。恭我以禮,防我以義,藩
援我,使我不為非者,吾以為次。勇猛強武,氣勢自御,難在前則處在,
難在后則處后,免我危難之中,吾以為次。然勞苦之士次之。詩曰:‘率
履不越,遂視既發。’今不內自訟過,不悅百姓,將何錫之哉!”
    夫詐人者曰:“古今异情,其所以治亂异道。”而眾人皆愚而無知、
陋而無度者也,于其所見,猶可欺也,況乎千歲之后乎!彼詐人者、門庭
之間猶挾欺,而況乎千歲之上乎!然則圣人何以不可欺也?曰:圣人以己
度人者也。以心度心,以情度情,以類度類,古今一也。類不悖,雖久同
理,故性緣理而不迷也。夫五帝之前無傳人,非無賢人,久故也;五帝之
中無傳政,非無善改,久故也;虞夏有傳政,不如殷周之察也,非無善政
,久故也。夫傳者久則愈略,近則愈詳,略則舉大,詳則舉細。故愚者聞
其大不知其細,聞其細不知其大,是以久而差。三王五帝,政之至也。詩
曰:“帝命不違,至于湯齊。”言古今一也。
    舜生于諸馮,遷于負夏,卒于鳴條,東夷之人也。文王生于岐周,卒
于畢郢,西夷之人也。地之相去也,千有余里,世之相后也,千有余歲,
然得志行乎中國,若合符節。孔子曰:“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”詩曰:
“帝命不違,至于湯齊。”
    孔子觀于周廟,有欹器焉。孔子問于守廟者曰:“此謂何器也?”對
曰:“此蓋為宥座之器。”孔子曰:“聞宥座器滿則覆,虛則欹,中則正
,有之乎?”對曰:“然。”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,滿則覆,中則正,虛
則欹。孔子喟然而嘆曰:“嗚呼!惡有滿而不覆者哉!”子路曰:“敢問
持滿有道乎?”孔子曰:“持滿之道,抑而損之。”子路曰:“損之有道
乎?”孔子曰:“德行寬裕者、守之以恭;土地廣大者,守之以儉;祿位
尊盛者,守之以卑,人眾兵強者,守之以畏;聰明睿智者、守之以愚;博
聞強記者,守之以淺。夫是之謂抑而損之。”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
躋。”
    周公踐天子之位,七年,布衣之士所贄而師者十人,所友見者十二人
,窮巷白屋先見者四十九人,時進善者百人,教士千人,宮朝者万人。成
王封伯禽于魯,周公誡之曰:“往矣!子無以魯國驕士。吾、文王之子,
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于天下,亦不輕矣。然一沐三握
發,一飯三吐哺,猶恐失天下之士。吾聞德行寬裕,守之以恭者榮;土地
廣大,守之以儉者安;祿位尊盛,守之以卑者貴;人眾兵強,守之以畏者
胜;聰明睿智,守之以愚者善;博聞強記,守之以淺者智。夫此六者、皆
謙德也。夫貴為天子,富有四海,由此德也;不謙而失天下,亡其身者,
桀紂是也;可不慎歟!故易有一道,大足以守天下,中足以守其國家,近
足以守其身,謙之謂也。夫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
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是以衣成則必缺,宮成則必缺隅,屋成則必加
拙,示不成者、天道然也。易曰:‘謙、亨、君子有終、吉。’詩曰:‘
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’誡之哉!其無以魯國驕士也。”傳曰:子路盛服
以見孔子。孔子曰:“由、疏疏者何也?昔者、江于汶,其始出也,不足
以濫觴;及其至乎江之津也,不方舟,不避風,不可渡也,非其眾川之多
歟!今汝衣服其盛,顏色充滿,天下有誰加汝哉!”子路趨出,改服而入
,蓋揖如也。孔子曰:“由志之,吾語女;夫慎于言者不嘩,慎于行者不
伐。色知而有長者、小人也。故君子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言之要也
;能之為能之,不能為不能,行之要也。言要則知,行要則仁,既知且仁
,又何加哉!”詩曰:“湯降不遲,圣敬日躋。”
    君子行不貴苟難,說不貴苟察,名不貴苟傳,惟其當之為貴。夫負石
而赴河,行之難為者也,而申徒狄能之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山
淵平,天地比,齊秦襲,入乎耳,出乎口,鉤有須,卵有毛,此說之難持
者也,而鄧s惠施能之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盜跖吟口,名聲若
日月,与舜禹俱傳而不息,君子不貴者,非禮義之中也。故君子行不貴苟
難,說不貴苟察,名不貴苟傳,維其當之為貴。詩曰:“不競不亢,不剛
不柔。”
    伯夷叔齊目不視惡色,耳不听惡聲;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;橫政
之所出,橫民之所止,弗忍居也;思与鄉人居,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。
故聞伯夷之風者、貪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至柳下惠則不然,不羞污君,不
辭小官;進不隱賢,必由其道;甋窮而不憫,遺佚而不怨;与鄉人居,愉
愉然不去也,雖袒裼裸裎于我側,彼安能浼我哉!故聞柳下惠之風,鄙夫
寬,薄夫厚。至乎孔子去魯,遲遲乎其行也,可以去而去,可以止而止,
去父母國之道也。伯夷、圣人之清者也,柳下惠、圣人之和者也,孔子、
圣人之中者也。詩曰:“不競不?,不剛不柔。”中庸和通之謂也。
    王者之等賦正事,田野什一,關市譏而不征,山林澤梁,以時入而不
禁。相地而正壤,理道而致貢。万物群來,無有流滯,以相通移。近者不
隱其能,遠者不疾其勞。雖幽間僻陋之國,莫不趨使而安樂之。夫是之謂
王者之等賦正事。詩曰:“敷政优优,百祿是遒。”
    孫卿与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之前。王曰:“敢問兵之要?”臨武君
曰:“夫之要義,上得天時,下得地利,后之發,先之至,此兵之要也。
”孫卿曰:“不然。夫兵之要,在附親士民而已。六馬不和,造父不能以
致遠;弓矢不調,羿不能以中微;士民不親附,湯武不能以戰胜。由此觀
之,要在于附親士民而已矣。”臨武君曰:“不然。夫兵之用,變故也,
其所貴,謀詐也,善用之者,猶脫兔莫知其出;孫吳用之,無敵于天下。
由此觀之,豈待親士民而后可哉!”孫卿曰:“不然。君之所道者、諸侯
之兵、謀臣之事也;臣之所道者、仁人之兵,圣王之事也。彼可詐者,必
怠慢者也,君臣上下之際,突然有离德者也。夫以跖而詐桀,猶有工拙焉
。以桀詐堯,如以指撓沸,以卵投石,抱羽毛而赴烈火,入則饕玻太怚i
詐也!且夫暴國將孰焉與至哉?彼其与至者,必欺其民,民之親我也,芬
若椒蘭,歡如父子,彼顧其上,如毒蜂蠆之人哉,雖桀跖豈肯為其所至惡
,賊其所至愛哉!是猶使人之子孫,自賊其父母也,彼則先覺其失,何可
詐哉!且仁人之兵,聚則成卒,散則成列,延居則若莫邪之長刃,嬰之者
斷,銳居則若莫邪之利鋒,當之者潰,圓居則若丘山之不可移也,方居則
若盤石之不可拔也,触之,摧角折節而退爾,夫何可詐也。詩曰:‘武王
載旆,有虔秉鉞;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曷。’此謂湯武之兵也。”孝成王
避席仰首曰:“寡人雖不敏,請依先生之兵也。”
    受命之士,正衣冠而立,儼然,人望而信之;其次、聞其言而信之;
其次、見其行而信之;既見其行,而眾皆不信,斯下矣。詩曰:“慎与言
矣,謂爾不信。”
    昔者、不出戶而知天下,不窺牖而見天道,非目能視乎千里之前,非
耳能聞乎千里之外,以己之情量之也。己惡飢寒焉,則知天下之欲衣食也
;己惡勞苦焉,則知天下之欲安佚也;己惡衰乏焉,則知天下之欲富足也
。知此三者、圣王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。故君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夫
處飢渴,苦血气,困寒暑,動肌膚,此四者,民之大害也,害不除,未可
教御也。四体不掩,則鮮仁人;五藏空虛,則無立士。故先王之法,天子
親耕,后妃親蚕,先天下憂衣与食也。詩曰:“父母何嘗?心之憂矣,之
子無裳。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卷四
    紂作炮烙之刑。王子比干曰:“主暴不諫,非忠也;畏死不言,非勇
也。見過即諫,不用即死,忠之至也。”遂諫,三日不去朝,紂囚殺之。
詩曰:“昊天大憮,予慎無辜!”
    桀為酒池,可以運舟:糟丘,足以望十里;而牛飲者三千人。關龍逢
進諫曰:“古之人君,身行禮義,愛民節財,故國安而身壽。今君用財若
無窮,殺人若恐弗胜,君若弗革,天殃必降,而誅必至矣。君其革之!”
立而不去朝。桀囚而殺之。君子聞之曰:“天之命矣!”詩曰:“昊天太
憮,予慎無辜!”
    有大忠者,有次忠者,有下忠者,有國賊者。以道覆君而化之,是謂
大忠也;以德調君而輔之,是謂次忠也;以諫非君而怨之,是謂下忠也;
不恤乎公道之達義,偷合苟同,以持祿養者,是謂國賊也。若周公之于成
王,可謂大忠也;管仲之于桓公,可謂次忠也;子胥之于夫差,可謂下忠
也;曹触龍之于紂,可謂國賊也。皆人臣之所為也,吉凶賢不肖之效也。
詩曰:“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”
    哀公問取人。孔子曰:“無取健,無取佞,無取口讒。健、驕也,佞
、諂也,讒、誕也。故弓調然后求勁焉,馬服然后求良焉,士信愨然后求
知焉,士不信焉,又多知,譬之豺狼,其難以身近也。周書曰:‘為虎傅
翼也。’不亦殆乎!”詩曰:‘匪其止共,惟王之邛。’言其不恭其職事
,而病其主也。
    齊桓公獨以管仲謀伐莒,而國人知之。桓公謂管仲曰:“寡人獨為仲
父言,而國人知之,何也?”管仲曰:“意若國中有圣人乎!今東郭牙安
在?”桓公顧曰:“在此。”管仲曰:“子有言乎?”東郭牙曰:“然。
”管仲曰:“子何以知之?”曰:“臣聞君子有三色,是以知之。”管仲
曰:“何謂三色?”曰:“歡忻愛說,鐘鼓之色也;愁悴哀憂,衰之色也
;猛厲充實,兵革之色也。是以知之。”管仲曰:“何以知其莒也?”對
曰:“君東南面而指,口張而不掩,舌舉而不下,是以知其莒也。”桓公
曰:“善。詩曰:‘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’”東郭先生曰:“目者、心
之符也,言者、行之指也。夫知者之于人也,未嘗求知而后能知也,觀容
貌,察氣志,定取舍,而人情畢矣。”詩曰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
    今有堅甲利兵,不足以施敵破虜;弓良矢調,不足射遠中微,與無兵
等爾。有民不足強用嚴敵,与無民等爾。故盤石千里,不為有地;愚民百
万,不為有民。詩曰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
漿。”
    傳曰:舜彈五弦之琴,以歌南風,而天下治。周平公酒不离于前,鐘
石不解于懸,而宇內亦治。匹夫百畝一室,不遑啟處,無所移之也。夫以
一人而兼听天下,其日有余而下治,是使人為之也。夫擅使人之權,而不
能制眾于下,則在位者,非其人也。詩曰:“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;維
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漿。”言有位無其事也。
    齊桓公伐山戎,其道過燕,燕君送之出境。桓公問管仲曰:“諸侯相
送,固出境乎?”管仲曰:“非天子不出境。”桓公曰:“然畏而失禮也
。寡人不可使燕失禮。”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。諸侯聞之,皆朝于齊
。詩曰:“靜恭爾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听之,介爾景福。”
    韶用干戚,非至樂也;舜兼二女,非達禮也;封黃帝之子十九人,非
法義也;往田號泣,未盡命也。以人觀之則是也,以法量之則未也。禮曰
:“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”詩曰:“靜恭爾位,正直是与,神之听之,
式谷以女。”
    禮者、治辯之极也,強國之本也,威行之道也,功名之統也,王公由
之,所以一天下也,不由之,所以隕社稷也。是故堅甲利兵,不足以為武
;高城深池,不足以為固;嚴令繁刑,不足以為威;由其道則行,不由其
道則廢。昔楚人蛟革犀兕以為甲,堅如金石,宛如鉅蛇,慘若蜂蠆,輕利
剛疾,卒如飄風,然兵殆于垂沙,唐子死,庄軨走,楚分為三四者,此豈
無堅甲利兵也哉!所以統之非其道故也。汝淮以為險,江漢以為池,緣之
以方城,限之以鄧林,然秦師至于鄢郢舉,若振槁然,是豈無固塞限險也
哉!其所以統之者、非其道故也。紂殺比干,而囚箕子,為炮烙之刑,殺
戮無時,群下愁怨,皆莫冀其命,然周師至,令不行乎左右,而豈其無嚴
令繁刑也哉!其所以統之者、非其道故也。若夫明道而均分之,誠愛而時
使之,則下之應上,如影響矣;有不由命,然后俟之以刑,刑一人而天下
服,下不非其上,知罪在己也。是以刑罰競消,而威行如流者、無他,由
是道故也。詩曰:“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”如是則近者歌謳
之,遠者赴趨之,幽閑僻陋之國,莫不趨使而安樂之,若赤子之歸慈母者
、何也?仁刑義立,教誠愛深,禮樂交通故也。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
卒獲。”
    君人者、以禮分施,均遍而不偏,臣以禮事君,忠順而不解,父寬惠
而有禮,子敬愛而致恭,兄慈愛而見友,弟敬 而不慢,夫照臨而有別,
妻柔順而听從,若夫行之而不中道,即恐懼而自竦。此全道也,偏立則亂
,具立則治。請問兼能之奈何?曰審禮。昔者、先王審禮以惠天下,故德
及天地。動無不當。夫君子恭而不難,敬而不鞏,貧窮而不約,富貴而不
驕,應變而不窮,審之禮也。故君子于禮也,敬而安之;其于事也,經而
不失;其于人也,寬裕寡怨而弗阿;其于儀也,修飾而不危;其應變也,
齊給便捷而不累;其于百官伎藝之人也,不与爭能而致用其功;其于天地
万物也,不拂其所而謹裁其盛;其待上也,忠順而不解;其使下也,均遍
而不偏;其于交游也,緣類而有義;其于鄉曲也,容而不亂。是故窮則有
名,通則有功,仁義兼覆天下而不窮,明通天地、理万變而不疑,血气平
和,志意廣大,行義塞天地,仁知之极也,夫是謂先王審之禮也。若是、
則老者安之,少者怀之,朋友信之,如赤子之歸慈母也。曰:仁刑義立,
教誠愛深,禮樂交通故也。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卒獲。”
    晏子聘魯,上堂則趨,授玉則跪。子貢怪之,問孔子曰:“晏子知禮
乎?今者晏子來聘魯,上堂則趨,授玉則跪,何也?”孔子曰:“其有方
矣。待其見我,我將問焉。”俄而晏子至,孔子問之。晏子對曰:“夫上
堂之禮,君行一,臣行二。今君行疾,臣敢不趨乎!今君之授幣也卑,臣
敢不跪乎!”孔子曰:“善。禮中又有禮。賜、寡使也,何足以識禮也!
”詩曰:“禮儀卒度,笑語卒獲。”晏子之謂也。
    古者八家而井田。方里為一井,廣三百步,長三百步,為一里,其田
九百畝。廣一步、長百步,為一畝;廣百步,長百步,為百畝。八家為鄰
,家得百畝,余夫各得二十五畝,家為公田十畝,余二十畝共為廬舍,各
得二畝半。八家相保,出入更守,疾病相憂,患難相救,有無相貸,飲食
相召,嫁娶相謀,漁獵分得,仁恩施行,是以其民和親而相好。詩曰:“
中田有廬,疆場有瓜。”今或不然,令民相伍,有罪相伺,有刑相舉,使
构造怨仇,而民相殘,傷和睦之心,賊仁恩,害士化,所和者寡,欲敗者
多,于仁道泯焉。詩曰:“其何能淑,載胥及溺。”
    天子不言多少,諸侯不言利害,大夫不言得喪,士不言通財貨,不賈
于道。故駟馬之家,不持雞豚之息,伐冰之家,不圖牛馬之入,千乘之君
,不通貨財,冢卿不修幣施,大夫不為場圃,委積之臣,不貪市井之利。
是以貧窮有所歡,而孤寡有所措手足也。詩曰:“彼有遺秉,此有滯穗,
伊寡婦之利。”
    人主欲得善射及遠中微,則懸貴爵重賞以招致之,內不阿子弟,外不
隱遠人,能中是者取之,是豈不謂之大道也哉!雖圣人弗能易也。今欲治
國馭民,調一上下,將內以固城,外以拒難,治則制人,人弗能制,亂則
危削滅亡可立待也。然而求卿相輔佐,獨不如是之公,惟便僻比己之是用
,豈不謂過乎!故有社稷,莫不欲安,俄則危矣,莫不欲存,俄則亡矣。
古之國千余,今無數十,其故何也?莫不失于是也。故明主有私人以百金
名珠玉,而無私以官職事業者,何也?曰:本不利所私也。彼不能而主使
之,是主也;臣不能而為之,是詐臣也。主于上,臣詐于下,滅亡無日矣
,俱害之道也。故惟明主能愛其所愛,主則必危其所愛。夫文王非無便之
辟親己者,超然乃舉太公于舟人而用之,豈私之哉!以為親邪?則异族之
人也;以為故耶?則未嘗相識也;以為姣好耶?則太公年七十二,焉然而
齒墮矣!然而用之者,文王欲立貴道,欲白貴名,兼制天下,以惠中國,
而不可以獨,故舉是人而用之,貴道果立,貴名果白,兼制天下,立國七
十一,姬姓獨居五十二,周之子孫苟不狂惑,莫不為天下顯諸侯,夫是之
謂能愛其所愛矣。故惟明主能愛其所愛,其主必危其所愛,此之謂也。大
雅曰:“貽厥孫謀,以燕翼子。”小雅曰:“死喪無日,無幾相見。”危
其所愛之謂也。
    問者不告,告者勿問,有諍气者勿与論。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,非其
道則避之。故禮恭然后可與言道之方,辭順然后可与言道之理,色從然后
可與言道之极。故未可与言而言,謂之瞽,可與言而不与言,謂之隱,君
子不瞽,言謹其序。詩曰:“彼交匪紓,天子所予。”言必交吾志然后予
。
    子為親隱,義不得正;君誅不義,仁不得受。雖違仁害義,法在其中
矣。詩曰:“优哉游哉!亦是戾矣。”
    齊桓公問于管仲曰:“王者何貴?”曰:“貴天。”桓公仰而視天。
管仲曰:“所謂天,非蒼莽之天也。王者以百姓為天,百姓与之則安,輔
之則強,非之則危,倍之則亡。詩曰:‘民之無良,相怨一方。’民皆居
一方而怨其上,不亡者、未之有也。”
    善御者不忘其馬,善射者不忘其弓,善為上者不忘其下。誠愛而利之
,四海之內,闔若一家;不愛而利,子或殺父,而況天下乎!詩曰:“民
之無良,相怨一方。”
    出則為宗族患,入則為鄉里憂。詩曰:“如蠻如髦,我是用憂。”小
人之行也。
    有君不能事,有臣欲其忠;有父不能事,有子欲其孝;有兄不能敬,
有弟欲其從令。詩曰:“受爵不讓,至于己斯亡。”言能知于人,而不能
自知也。
    夫當世之愚,飾邪說,文奸言,以亂天下,欺惑眾愚,使混然不知是
非治亂之所存者、則是范睢、魏牟、田文、庄周、慎到、田駢、墨翟、宋
綦、鄧s、惠施之徒也。此十子者、皆順非而澤,聞見雜博,然而不師上
古,不法先王,按往舊造說,務自為工,道無所遇,而人相從,故曰:十
子者之工說,說皆不足合大道,美風俗,治綱紀,然其持之各有故,言之
皆有理,足以欺惑眾愚,交亂朴鄙,則是十子之罪也。若夫總方略,一統
類,齊言行,群天下之英杰,告之以大道,教之以至順,蕝要之間,衽席
之上,簡然圣王之文具,沛然平世之俗趨,工說者不能入也,十子者不能
親也,無置錐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爭名,則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,仲尼是
也,一天下,財万物,長養人民,兼利天下,通達之屬,莫不從服,工說
者立息,十子者遷化,則圣人之得穿蚽乘從硎且病嗜私焙撾裨眨可戲從碇
粗疲蚕則仲尼之義,以務息十子之說,如是者、人之事畢矣,天下之害除
矣,圣人之跡著矣。詩曰:“雨雪,見曰消。”
    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,小心則畏義而節;知則明達而類,愚則端愨而
法;喜則和而治,憂則靜而違;達則宁而容,窮則納而詳。小人大心則慢
而暴,小心則淫而傾;知則攫盜而徼,愚則毒賊而亂;喜則輕易而快,憂
則挫而懾;達則驕而偏,窮則棄而累;其肢体之序,与禽獸同節,言語之
暴,与蠻夷不殊,出則為宗族患,入則為鄉里憂。詩曰:“如蠻如髦。我
則用憂。”
    傳曰:愛由情出,謂之仁,節愛理宜,謂之義,致愛恭謹,謂之禮,
文禮謂之容,禮容之美,自足以為治。故其言可以為民道,民從是言也;
行可以為民法,民從是行也;書之于策,傳之于志,万世子子孫孫道而不
舍。由之則治,失之則亂,由之則生,失之則死。今夫肢体之序,与禽獸
同節,言語之暴,与蠻夷不殊,混然無道,此明王圣主之所罪。詩曰:“
如蠻如髦,我是用憂。”
    客有說春申君者曰:“湯以七十里,文王百里,皆兼天下,一海內。
今夫孫子者,天下之賢人也,君借之百里之勢,臣竊以為不便于君。若何
?”春申君曰:“善。”于是使人謝孫子,去而之趙,趙以為上卿。客又
說春申君曰:“昔伊尹去夏之殷,殷王而夏亡;管仲去魯而入齊,魯弱而
齊強。由是觀之,夫賢者之所在,其君未嘗不善,其國未嘗不安也。今孫
子、天下之賢人,何謂辭而去?”春申君又云:“善。”于是使請孫子。
孫子因偽喜謝之:“鄙語曰:‘癘怜王。’此不恭之語也,雖不可不審也
,非比為劫殺死亡之主者也,夫人主年少而放,無術法以知奸,即大臣以
專斷圖私,以禁誅于己也,故舍賢長而立幼弱,廢正直而用不善。故春秋
之志曰:楚王之子圍聘于鄭,未出境,聞王疾,返問疾,遂以冠纓絞王而
殺之,因自立。齊崔杼之妻美,庄公通之,〔崔杼帥其党而攻庄公,庄公
請与分國,〕崔杼不許,欲自刃于廟,〔崔杼又不許,〕庄公走出,菖于
外牆,射中其股,遂殺而立其弟景公。近世所見,李兌用趙,餓主父于沙
丘,百日而殺之。淖齒用齊,擢閔王之筋,而懸之于廟,宿昔而殺之。夫
癘雖姜~痂疵,上比遠世,未至絞頸射股也,下比近世,未至擢筋餓死也
。夫劫殺死亡之主,心之憂勞,形之苦痛,必甚于癘矣。由此觀之,癘雖
怜王,可也。”因為賦曰:“旋玉瑤珠不知佩,雜布与錦不知异,閭佣寄
爸疵劍叉頗噶甘侵聰病悅為明,以聾為聰,以是為非,以吉為凶。嗚呼!
上天!曷維其同!”詩曰:“上帝甚蹈,無自瘵焉。”
    南苗异獸之,猶犬羊也,与之于人,猶死之藥也,安舊侈質,習貫易
性而然也。夫狂者自,忘其非芻豢也,飯土,忘其非粱飯也,然則楚之狂
者楚言,齊之狂者齊言,習使然也。夫習之于人,而著,深而固,是暢于
筋骨,貞于膠漆,是以君子務為學也。詩曰:“既見君子,德音孔膠。”
    孟子曰:“仁、人心也,義、人路也。舍其路弗由,放其心而弗求。
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,有放心,而不知求,其于心為不若雞犬哉!不知
類之甚矣,悲矣!終亦必亡而已矣。故學問之道無他焉,求其放心而已。
”詩曰:“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?”
    道雖近,不行不至;事雖小,不為不成;每自多者,出人不遠矣。夫
巧弓在此手也,傳角被筋,膠漆之和,即可以為万乘之寶也。及其彼手,
而賈不數銖。人同材鈞,而貴賤相万者、盡心致志也。詩曰:“中心藏之
,何日忘之?”
傳曰:誠惡惡,知刑之本,誠善善,知敬之本。惟誠感神,達乎民心,知
刑敬之本,則不怒而威,不言而信,誠、德之主也。詩曰:“鼓鐘于宮,
聲聞于外。”
    孔子見客,客去。顏淵曰:“客、仁也。”孔子曰:“恨兮其心,顙
兮其口,仁則吾不知也,言之所聚也。”顏淵蹴然變色。曰:“良玉度尺
,雖有十仞之土,不能掩其光;良珠度寸,雖有百仞之水,不能掩其瑩。
夫形、体也,色、心也,閔閔乎其薄也。苟有溫良在中,則眉睫著之矣;
疵瑕在中,則眉睫不能匿之。詩曰:“鼓鐘于宮,聲聞于外。”
    偽詐不可長,空虛不可守,朽木不可雕,情亡不可久。詩曰:“鐘鼓
于宮,聲聞于外。”言有中者必能見外也。
    所謂庸人者,口不能道乎善言,心不能知先王之法,動作而不知所務
,止立而不知所定,日選于物,而不知所貴,不知選賢人善士而托其身焉
,從物而流,不知所歸,五藏無政,心從而坏遂不反,是以動而形危,靜
則名辱。詩曰:“之子無良,二三其德。”
    客有見周公者,應之于門曰:“何以道旦也?”客曰:“在外即言外
,在內即言內,入乎?將毋?”周公曰:“請入。”客曰:“立即言義,
坐即言仁,坐乎?將毋?”周公曰:“請坐。”客曰:“疾言則翕翕,徐
言則不聞,言乎?將毋?”周公唯唯,旦也菖。明日興師而誅管蔡。故客
善以不言之說,周公善听不言之說,若周公可謂能听微言矣。故君子之告





*** End of this LibraryBlog Digital Book "韓詩外傳, Vol. 3-4" ***

Copyright 2023 LibraryBlog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
Home